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概况 > 校园新闻 > 非遗赋能大思政 童心共筑团结梦

非遗赋能大思政 童心共筑团结梦

日期:2025-07-14 13:47:25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深化党建与思政教育融合,近日,南宁市卫生学校相思湖校区思政艺体党支部的党员、公共课教研室的思政教师们,带领婴幼儿托育专业的学生走进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展示中心,开展“壮锦织就童心梦・民族团结代代传”为主题的“行走的大思政”实践教学活动。

 

非遗体验启新篇,文化传承润童心

活动在壮锦纹样展厅拉开帷幕。授课教师肖雯手持国家级非遗壮锦方巾,向师生们介绍:“壮锦已有千年历史,每一道纹样都凝结着民族智慧。今天,我们要做文化小使者,让团结的种子在童心中萌芽。”

在壮锦相框展示区,学生晓琳引导幼儿观察太阳纹、水波纹等图案,雪莎则巧妙比喻:“这些花纹是壮锦的‘魔法语言’,就像我们用爱与宝宝对话。”

讲解员结合织机工序讲解时,肖雯老师适时引导学生关联专业:“牵经需均匀用力,穿综要手指灵活,这与托育中的精细动作训练异曲同工。”学生小娴、春琪分别以穿珠子游戏、视觉追踪活动为例,展现非遗技艺与早教设计的融合思考。

 

民族创作话团结,托育实践显担当

在实践环节,师生们将壮锦元素融入早教活动。学生A组以菱形网格纸板和彩色毛线设计“织壮锦”游戏,引导幼儿感受经纬交织的魅力;学生B组则用扇骨与毛线制作壮族风格小扇子,让幼儿在穿线过程中锻炼手部协调。

在民族团结故事共创环节,学生翻开绘本《壮锦》,讲述不同民族携手相助的故事,随后带领幼儿在长卷白纸上创作“团结壮锦画”。幼儿们用海绵棒蘸取颜料,在太阳纹、回形纹模板上印下彩色图案,不同颜色的手印交织相融,正如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初心如磐向未来,思政铸魂育新人

活动尾声,师生们围绕“团结壮锦画”发表感悟。学生春琪感慨:“壮锦的对称图案、精细工艺能直接转化为早教活动,非遗智慧点亮了专业实践。”肖雯老师总结道:“托育工作是在幼儿人生画布上描绘文化认同,你们手中的‘梭子’编织的不仅是壮锦,更是民族团结的未来。”最后,全体学生在承诺版上郑重签名,喊出“传承文化,用心托育”“守护童心,播种团结”的誓言。

此次活动将非遗文化作为思政教育的生动教材,通过“看、学、做、悟”的沉浸式体验,让师生在感受壮锦技艺之美的同时,厚植家国情怀与民族自信。思政艺体党支部以“行走的大思政”思政实践课致敬“七一”,推动党建与思政教育、专业教学同频共振,为培养有情怀、有担当的卫生健康人才注入红色动能,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卫生健康领域常开常艳。

 

 












来源 ∣ 思政艺体党支部、公共课教研室

撰稿 ∣ 潘馨声

图片 ∣ 蓝晨元 蓝悦嘉

编辑 ∣ 谌湘芬

一审 ∣ 覃春燕

二审 ∣ 陈  淙

终审 ∣ 方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