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宁市卫生学校急救技能实训室里,同学们正跟着老师用节拍器播放的节奏练习着胸外按压的动作,哪怕手掌、手指都被按得又红又疼,同学们仍然坚持着一遍又一遍的练习,这是《急危重症护理》实训课堂上常常会看到的一幕。
“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黄金4分钟的主要措施,学好它能大大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特别是课堂上老师给我们讲述了学校附属医院护士长何梅洁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救死扶伤的先进事迹深深的触动了我。意外有时候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我要认真学习,掌握好急救技能,关键时刻我也要挺身而出,做生命救护的‘第一施救者’!”22级高起护理班黄鸿胜同学激动地说。课堂上,同学们几个循环练习下来已经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大家纷纷表示,亲自做了心肺复苏的操作才知道,这项急救操作是需要施救者有着充沛的体能的,自己以后还要多多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
《急危重症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护理专业核心主干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应用能力。其中心肺复苏术和包扎术不仅是国家级、自治区级护理技能比赛项目,还是护理专业核心课程《外科护理》、“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及老人照料、病患陪护、母婴保健等专项能力的考核内容。为此,学校积极探索“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以岗定课,课赛互促,课证融通。由护理教研室教师石月亨主持的市级课题《基于“岗课赛证”的中职<急危重症护理>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研究》,就是旨在通过梳理岗位实际需求、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及技能大赛赛项标准,重构模块化任务式教学内容,联合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共同施教,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探索“岗—课—赛—证”融通互补。
“线上学习资源打破了传统学习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方便我们课前预习及课后的强化,提高了我们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同学们之间的合作能力。”22护理1班秦文慧同学开心的说,“课堂上,老师以真实的新闻事件导入新课,通过拆解典型案例,培养我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还设计了班级操作比赛环节,有明确的操作评分标准,使我们熟悉了比赛流程,增强了我们参加护理操作技能比赛及考证的信心。”
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得以真正落地生根。近三年,在我校全区(全国)护理技能赛项指导教师团队的指导下,学生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护理技能》赛项获得区级一等奖5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1人;获得国家级三等奖1个。
以赛促学展风采,以学促用强技能。课题组成员参加广西职业院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课堂教学”比赛,荣获三等奖;参加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能基本功比赛“课堂教学”比赛,荣获三等奖。我校护理专业的同学们在护理技能大赛优秀选手们的感召下,纷纷加入学校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走进社区及养老服务机构宣传普及急救知识,争当敢于施救、善于施救的白衣天使,收到社会广大好评,教学成效明显。
通讯员:石月亨
校企合作提质量 交流观摩促发展
强化巩固提升 建设健康南宁